科技情報
-
全新USB Type-C 2.1規範來了,功率上限提高至240W,終於能夠只帶一條USB-C出門了嗎?!
透過USB-C來充電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但一些高階電競、創作者筆電,其所搭載的GPU,動輒180W以上的功率,因此依然是使用那厚重地像塊磚頭的變壓器,畢竟USB-C的100W限制,對這些高階筆電來說,還是不太夠啊! 不過拎筆電出門再也不用帶磚頭變壓器的日子,應該就快來臨了,USB IF在近日公開全新的USB Type-C 2.1規範,內容主旨在於將目前最高電壓的100W(20V/5A),提升至240W(48V/5A)。 再加上,未來或許所有的移動裝置,包含智慧型手機、輕薄筆電、高階電競筆電、創作者筆電等等,都可以只依賴一條USB-C就能完成充電,省去不少攜帶上的麻煩。 而這也意味著線材的更新,目前市面上的USB-C所使用的線材,大多以SPR標準功率規範為基準,而將來為了支援使用48V/5A高電壓,必須符合EPR擴展功率範圍的線材,USB-C勢必會迎來一波線材大換血,玩家們也須購買新版的才能使用。 但在未來有可能因應240W高功率USB-C 2.1規範的誕生,SPR線材也不至於面臨淘汰的地步,由於EPR線材的製作成本更高,因此USB IF並沒有硬性規定各家品牌強制更換,而是留給製造商自行選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事前溫熱按摩可以避孕?! 有學生研發出超音波避孕裝置「Coso」
相信各位男性朋友應該多少都有聽說過溫泉泡太久會造成精細胞活動力降地或死亡,長期下來可能造成不孕,只是萬萬沒想到在由Dyson慈善部門舉辦的「James Dyson Award」中,一名德國學生就利用超音波+熱水打造出了可逆性避孕裝置,還獲得了2021德國最優秀獎。 這位名叫Rebecca Weiss所設計的避孕裝置名叫「Coso」,該機器利用熱水降低經細胞的活動力後,在同時用超音波將其殺死並暫時性的組織精細胞再生,達到短暫性的避孕效果,各位男性在使用上只要將水注入機器後,讓機器加熱到特定溫度,最後只要讓「蛋蛋」泡在裡面數分鐘即可。 ▲Coso的使用方法影片。 Rebecca Weiss之所以會發明Coso的動機在於自身患有子宮頸癌,沒有辦法服用賀爾蒙一類的藥物來進行避孕,這讓她注意到男性避孕只有保險套和結紮兩種方法,因而想要試著尋找非侵入性、非藥物手段和具有可逆性的避孕手段。 Coso的原理基礎是來在2012年的一篇論文,科學家發現將白老鼠的睪丸在37度的水裡以3MHz的超音波進行照射15分鐘,以每隔兩天就執行一次循環兩次之後,小白鼠的生殖細胞居然消失了,而且還能夠維持2~6個月的時間,如此驚奇的事情其實在1977就已被發現,只是至今尚未對「真男人」進行實驗過。 Coso在產品的設計上,諮詢了422位參與者,還和泌尿科、心理科、性治療師等相關專家一起評估,最後才以CAD模型軟體打造出來,功能整體包含了電池、控制器、超音波發射器,也帶有水位指示器和狀態指示燈,不過由於這項劃時代裝置攸關「生命」,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測試,如果成功之後,或許行房的時候就能少那幾分尷尬和猶豫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最親民光追遊戲卡即將登場?Sapphire Radeon RX 6600 Pulse現身葡萄牙零售商
RX 6600 XT的問世算是補足了AMD Radeon RX 6000系列家族中階顯卡的缺口,不過以AMD的命名方式,應該還會有一位非XT的RX 6600成員才對,畢竟應該不會只讓RX 6600 XT獨挑1080p定位的大樑,根據之前,也確定RX 6600的存在,並預估即將於10月中現身。 而消息才過沒多久,外媒就在一間葡萄牙零售商發現了Sapphire的Radeon RX 6600 Pulse的蹤跡(現已下架),從外觀上來看這張RX 6600雖然一樣是雙風扇配置,在塗裝上也與RX 6600 XT一致,不過似乎歸功於功耗、發熱量較低的緣故,整體顯卡長度又再短了一些,基本上就是剛好塞滿兩個風扇的長度,相當適合空間有限又想要比一般單風扇短卡散熱效率好的小機殼玩家們使用。 雖然沒有明確標註詳細規格,不過可以確定配置的是8GB GDDR6記憶體並採用單8pin供電設計,而綜合先前消息來看,很大的機率是搭載 Navi 23 XL GPU,並擁有28個CU,實際效能猜測會與RTX 3060差不多或者再低一些,畢竟官方當初RX 6600 XT的預設對手就是RTX 3060。(RTX 3060:是可以這樣打了又打的嗎?!)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這張卡居然標價589.9歐元(含稅),雖說歐洲電腦零件售價本來就比台灣還高,但即便是RX 6600 XT也約在550~630歐元之間(含稅),理論上RX 6600應該會再更便宜,所以這標價還是看看就好,實際售價以官方RX 6600 XT 379美金、RTX 3060 329美金來看,RX 6600應該不會高於329美金,在台灣更有機會來到萬元以下成為目前最親民的光追遊戲入門卡。 當然,官方定價歸定價,在這挖礦熱潮、晶片又短缺的情況下,想要用原價買到顯卡真的是難上加難,至於N家這邊RTX 3050/RTX 3050 Ti雖然早已登上筆電平台,但桌上平台至今毫無消息,究竟會不會因為RX 6600的關係也接著踏入桌上平台市場,實在是令人期待,不管如何,祝各位在RX 6600上市時能順利搶到一張原價卡,屆時小編也會先來為大家開箱實測,就請各位多多關注站上資訊囉! 資料來源: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Wi-Fi 6還沒普及、下一代標準就蠢蠢欲動,Intel說明Wi-Fi 7的相關設計細節
Wi-Fi 6和強化版的Wi-Fi 6E是為了解決現今連網設備太多,造成延遲和干擾日趨嚴重的問題,不過如同過往的Wi-Fi標準一樣,Wi-Fi 6、6E都需要搭配指定的無線路由器和指定的接收裝置,所以目前整個相關的網路布局都還在推廣當中,而身為在無線網路晶片雄霸一方的Intel(許多筆電、主機板的內建網卡都是出自Intel),已經等不及向大家介紹下一代Wi-Fi 7無線網路標準。 Wi-Fi 7的建構將會遵照IEEE 802.11be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的標準打造,主要宗旨是打造頻寬更大、速度更快、干擾更少的網路環境,鎖定的目標將最大網路速度提升到30Gbps,比現行Wi-Fi 6的9.6 Gbps還要大上3倍以上,當然自Wi-Fi 6開始的低延遲特性也是有保留下來的。 為了實現如此巨大的頻寬,Wi-Fi 7的頻段將涵蓋2.4GHz、5GHz和新的6GHz,能夠允許一次性使用6GHz內三組不連續的320Hz頻寬,整體彈性和額度上限都遠比Wi-Fi 6只有支援1組160MHz的頻寬要高上不少,與此同時上一代QAM的數量也從1024-QAM提高4倍來到4096-QAM,MIMO多輸入多進出的支援性也從8通道提高到16通道。 然而,由於Wi-Fi 7使用了全新的6GHz頻段,此頻段並非所有國家地區都允許使用,這勢必將可能造成推行上的困擾,所以Intel表示Wi-Fi 7將追加增加Multi-RU功能,可以配合每個地方的法規,迴避當地所禁止使用的頻道,減少下游廠商必須為了符合各地法規而搞出一堆特別版、閹割版商品的麻煩。 目前Wi-Fi 7的正是完整規範還沒有全部確立,Intel為我們介紹的主要是下一代無線網路標準預計發展的目標,至於實際定案的時間預計會落在2023年的年底到2024年的年初之間,也就是說相關的商品應用可能也要到2024年的年底才有可能發表,而實際能夠購買到的話,可能就得更晚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單核突破800分大關,Intel 12代 Core i9-12900K CPU-Z跑分洩漏
隨著Intel第12代Alder Lake即將登場,相關消息也隨之一則又一則而來,近日Bilibili網友發布了一張12代處理器的CPU-Z跑分圖,從圖中標示的24執行緒來看大致可以確定是8+8C/24T的i9-12900K。 成績方面,如圖所示12900K在全新架構以及Intel 7製程(原10nm+++)下,跑出了825高分,贏過了對手Ryzen 9 5950X的648分,也相比目前11代11900K的682分還要再提升近20%,成為CPU-Z目前排名中單核最高成績。 12900K單核能贏過Zen 3架構Ryzen 5000系列本來就不令人意外,畢竟Ryzen 5000系列預設對手是當初的Intel 10代處理器,11代Rocket Lake單核性能早就再度超前。 單以遊戲效能來說,單核性能強大確實會稍占優勢,畢竟並非每款遊戲都支援多核來運算,不過對於多工處理來說,整體多核性能當然還是最為重要,這也是AMD目前的優勢之一,Intel可以說是差了對手一大步,11代旗艦級的11900K不僅不增反減至8C/16T(10900K為10C/20T),價位上還跟12C/24T的5900X差不多,怎麼看還是A家比較香阿! 不過從曝光圖來看,雖說看不到多核正確成績,但從數據條來推斷,12900K可能與下方對應的5950X差不了太多,滿條少說也有個破萬分,這也跟目前各方曝光的傳聞幾乎一致,先不管有沒有贏5950X,至少Intel新一代處理器終於要彌補了在多核性能上的大弱勢。 當然,拿12代來打已經推出快一年的Ryzen 5000系列是有些不公,但畢竟消費級處理器多核性能最強的還是Ryzen 5000系列兩位老大哥(5900X/5950X),更強大的Zen 3+(或Zen 4?)目前沒有太多消息,況且讓常常擠牙膏的Intel能感到壓力而讓進步幅度有所提升,對終端的消費者來說也是好事,也令人更加期待AMD會如何應對Alder Lake,假設真如傳聞所言12900K有5950X的實力,定價卻僅稍漲到20K上下,那單論效能來說CP值真的很不錯,或許Ryzen 5000系列更會因此大降價也說不定呢(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歐盟法案通過,24個月內統一充電器規格為USB-C埠
目前使用者的USB埠,從2009年開始,現有的手機充電埠從30個減至目前的3個,除了USB-C之外,還有Micro-USB、以及蘋果專用的Lightning,但如今在歐盟,即將改成統一規格:USB-C。 上個月,站上報導了歐盟即將推草案,把手機充電接頭規格統一為USB-C,而歐盟也終於在9月23日提案,規定會員國境內手機、平板電腦、遊戲機等電子產品的USB埠,將統一使用USB-C,希望能減少使用者的不便以及電子垃圾的問題。 提案內容除了「無論任何品牌,都將統一充電規格為USB-C」之外,還有「統一快速充電技術」,提案內容聲稱該建議可以有效防止生產商不合理地限制充電速度,也能提高快速充電的安全性,還有「充電器以及電子設備分開銷售」,這使得玩家能在沒有新型充電器的前提下,購買新的電子設備,可以有效限制多餘的充電器。 另外,「製造商須提供有關充電性能的相關資訊」,包含設備所需功率以及是否支援快速充電,讓玩家能夠更清楚得知手上電子設備所支援的充電器規格,結合上述3項措施,來限制購買新充電器的數量。 不過「充電器以及電子設備分開銷售」這點,蘋果與三星的Galaxy S21系列已經這麼幹了,因此歐盟特別提到,本次提案並非針對蘋果,而是經過了10年談判卻一直無法與各家科技公司達成共識的結果,不過蘋果依舊是反對此次提案的,他們的說法是指稱將「限制創意」以及「製造更多汙染」。 而這項提案已由歐洲議會及理事會通過立法程序立案,自宣布日起始,給予製造商24個月的過渡期,以適應以及更換設備規格。 而本次歐盟所提出的草案提議,雖說僅在歐盟會員國內執行,但假設各家科技廠商要區分地區分別販售不同規格的充電模組,那麼在成本上勢必得再花一筆,因此這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未來或許會因為這項提案,而讓全球的充電埠統一成USB-C。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第12代Core i9-12900K Cinebench R23跑分曝光,多核一舉突破3萬分大關
月底將至,今年也終於準備迎來第四季度,而對於I家粉絲們來說,最期待的相信就是12代處理器Alder Lake-S即將問世,在對手已然超車而帶來的壓力下,新一代Alder Lake-S不僅採用全新大小核架構,也終於擺脫萬年不改的14nm+++來到Intel 7製程(原10nm+++)製程,讓小編相當期待12代的效能到底會有多少進步? 雖說目前產品還未現身尚無法了解Alder Lake-S的實際效能如何,不過根據目前多方情報顯示,Intel 12代最高階8+8C/24T的Core i9-12900K效能將會輾壓AMD 16C/32T的Ryzen 5950X,單論效能表現來說確實相當驚人,而近日又有大神曝光了i9-12900K的Cinebench R23成績,似乎更加證明了12900K強大的事實。 推特網友REHWK發佈了幾張跑分圖,並表示這就是12900K的實測成績,雖然名稱都被碼掉,但從他發佈的另一張CPU-Z偵測圖來看,10nm的製程8+8C/24T的核心/執行續以及5.3GHz的時脈也可確定就是12900K沒問題,而回過頭來看Cinebench R23成績顯示12900K多核突破了3萬分大關來到30549分,將近是目前11代i9-11900K的兩倍(約16000分上下),也確實一舉勝過了5950X(約28000分上下),雖然沒有單核成績,不過據其他大神表示可能會突破2000分大關,況且單核表現一直都是Intel強項,相信不是什麼大問題(笑)。 而可以得到如此優秀的成績除了處理器本身效能進步之外,新平台勢必也有加分,從CPU-Z另外幾張截圖可以看到該測試搭配擁有PCIe 5.0主機板(據稱是Z690 AORUS Ultra)以及四通道的DDR5-5200記憶體,可以說是Alder Lake-S目前的優勢之一。 先不論功耗如何,以目前傳聞來看12代的效能漲幅相信不再是近幾年來無特別感覺的「擠牙膏」,不僅提升有感,旗艦級產品的多核表現也終於不再是被A家的12C、16C處理器壓著打,當然,實際表現如何還是得等產品正式問世後才最為準確,究竟Alder Lake-S是否真如此強大,屆時發佈後站上也會第一時間入手來為大家來好好驗證,有興趣的玩家們還請多多關注站上消息哦!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RTX 30 Super系列全陣容規格曝光:RTX 3070S最不受寵、RTX 3060S成最大贏家
9月初之時,站上為各位報導了有關RTX 30 Super系列的,但那時似乎沒有規格方面的資訊,只有跟各位說「可能」發售的時間而已,不過現在,關於規格的那些小事總算有點風聲了。 先是HP的Envy AIO新品頁面上,不小心透漏了可以加裝RTX 3080 Super,加強了RTX 3080 Super問世的證據,隨後,於去年透露了有關Ampere系列消息的推特爆料大神kopite7kimi立刻又給出消息,RTX 30 Super系列將會相當完整,包含RTX 3090、RTX 3080、RTX 3070和RTX 3060都將有Super版。 首先是可能搭載GA102 GPU無傷版晶片的RTX 3090 Super,將擁有10,752個CUDA,比無印版的RTX 3090還多出256個CUDA核心,但依然是配置24GB的GDDR6X,不過頻寬似乎會更快,功耗方面,則會比RTX 3090再多50W以上,可能超過400W,不過kopite7kimi對RTX 3090 Super的命名還保留懷疑態度。 而RTX 3080 Super將擁有70個SM單元、總計8,960個CUDA,和RTX 3090 Super一樣也是多出256個CUDA,記憶體方面則搭載12GB GDDR6X;至於晶片方面,在前陣子的報導中,GA103晶片可能是為RTX 3080 Super所量身打造,但目前仍沒有確切消息。 但RTX 3070 Super似乎有點不被疼愛,相較大公子與二公子的微幅升級,RTX 3070 Super幾乎沒有什麼變動,只有記憶體部分,從GDDR6變成了GDDR6X,弱弱的說一句,RTX 3070 Super是不是偷擠牙膏…? 跟RTX 2060 Super一樣,RTX 3060 Super將會可能迎來4位公子中幅度最大的升級,SM數量從28個暴增至44個、總計5,632個CUDA,並且搭載12GB的GDDR6,對比RTX 3060 Ti有38個SM(4,864個CUDA),因此RTX 3060 Super的性能有可能逼近RTX 3070。 不過各位可別忘了,這不是官方消息,是爆料大神所洩密的消息,但依舊有參考的價值在,可看著RTX 30 Super系列的相關消息越來越多,總是讓人感到尷尬與矛盾,畢竟晶片短缺、黃牛以及礦工的問題,雖在前陣子有獲得改善,但這一個月顯卡價格走勢又迎來了一波高潮,完全不曉得是否該期待RTX 30 Super的到來,即使NVIDIA售價給得相當漂亮,但實際售價呢?各商場是否依舊採用綁機販售呢?不曉得到底該參考什麼。(哈)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iPhone將在未來能夠偵測抑鬱、焦慮和認知功能障礙?!
在偵測健康狀態方面,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數位3C產品,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中隨時監控,包含心率、血壓、睡眠監測、久坐提醒等等,而除了肉體上的健康狀態之外,在工業化越漸成熟、人類壽命也變得更加長壽的情況之下,我們在心理與精神層面的健康狀態,也是如今世代的人們所需注意的環節。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正在研究一項透過iPhone、以面部表情分析、說話方式、步行速度和頻率(mobility)、打字速度與內容、心率、呼吸速率等數據,來幫助監測使用者的抑鬱、焦慮、認知能力下降等心理與精神健康疾病的方法。 報導中指出,該項研究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研究,代號為「Seabreeze」,而於今年的研究報告中,以3,000名志願者的於Apple Watch、iPhone的相機、鍵盤、音訊傳感器所偵測的數據與問卷填寫進行比較,甚至能夠偵測使用者皮質醇(壓力賀爾蒙)水平。 另外蘋果還與Biogen正在進行一項監測使用者「認知狀態」的研究,可以檢測到輕度認知障礙,該計畫目前已追蹤大約20,000名志願者,其中約有一半的志願者有認知障礙的風險,不過該研究仍正進行中。 倘若研究有成,那麼蘋果將可以在iPhone上開發一項新的健康功能,未來只要使用者的偵測數據符合抑鬱或焦慮的症狀,iPhone將可以提醒使用者尋求醫療方面的協助,當然,另外一項「認知障礙」監測的研究若有成,也能協助那些尚未察覺、還沒發病的阿茲海默症患者。 但目前這兩項研究工作還只是初期階段,可能還要等個好幾年時間,我們才能在iPhone上獲得這「心理健康偵測」功能;健康監測與日常的融合,於我們這科技日新月異的世代人來說,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功能了,但心理層面的健康問題,我們時常忽視、可能也不容易發現,因此,未來或許在心理、精神上的健康狀態,我們也能透過數位產品來控管,當然,不只是蘋果,我們也期許各家科技廠商,能在未來能與醫療健康方面,獲得更大的進步。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28個CU、8GB GDDR6,AMD Radeon RX 6600終於將在10月13發布?!
雖說AMD Radeon RX 6600 XT於8月11日時早已發布,但嚴格說起來,AMD在產品佈線上還不夠完整,最多玩家使用的1080P解析度這個範圍,目前只有6600 XT在撐,而XT這詞綴本就比無印版規格、性能還要來得高,因此我們勢必會迎來AMD甜蜜點的另外一張顯卡RX 6600,但到底是什麼時候呢? 根據外媒報導,AMD Radeon RX 6600將於10月初時分別交付給各家評測媒體,而評測數據將於台灣時間10月13日晚上9點時發布,而根據過往經驗,評測數據往往都將與產品、定價等等新資訊一同於同日發布,因此假設該時間為真,那麼RX 6600的發布日便也會是10月13日,不過仍無法確定解禁日當天,是否就是發售日。 關於RX 6600的規格,目前可以確認的是,這位小公子將採用Navi 23 XL GPU架構、擁有28個CU、配載8GB GDDR6與32MB Infinity Cache,不過功耗還沒確認,目前已知的是採用8-Pin供電。 且根據報導中指出的爆料測試數據,在3DMark Time Spy的GPU測試上,獲得了7,805分,至於以太坊挖礦算力的話,有機會可以達到27 MH/s,整體來說,與NVIDIA RTX 3060不相上下。 至於售價方面,AMD Radeon RX 6600 XT的售價為379美元、NVIDIA GeForce RTX 3060則為329美元,如此推算的話,RX 6600最高不會超過329美元,甚至有可能會落在299美元上下,不過這只是官方建議售價罷了,本來還以為在7月時那波顯卡降價潮可以就這麼一直維持下去,但看來是想太多了,最近一個月的顯卡價格走勢在9月份迎來了一波高潮,假設RX 6600如期問世,那麼即使官方售價給得相當甜蜜,但實際售價上,恐怕還是會相當驚人,甚至誇張一點來說,或許在年底以前,我們都可以不用再期待降價這件事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